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自然资源部山东羊庄岩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举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7 访问量: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12月15日,自然资源部山东羊庄岩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举行。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常委、副局长张辉,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创新发展处主任李丹丹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发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党委常委、副校长武雄出席揭牌仪式。

张辉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山东省地矿局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针对我省岩溶地区突出环境地质问题,依托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岩溶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省岩溶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鲁南院要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羊庄野外站,把野外站建设成地勘单位服务相关领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重要平台,推动与各方的合作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李丹丹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羊庄野外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依托单位及共建单位在北方典型岩溶区野外观测研究取得科技成果的肯定。她强调,要高标准开展建设工作,聚焦目标打造特色,加强交流共享,进一步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在羊庄野外站第一次学术会议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作了题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以晋祠泉域为例》的学术报告。羊庄野外站站长吴晓华汇报了野外站基本情况、2024年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等。与会领导专家就羊庄野外观测站高质量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共谋破解北方岩溶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大计。

会后,与会领导专家到羊庄野外观测站进行实地考察,对下一步野外站的建设完善、监测研究方向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山东羊庄岩溶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是我国北方最早、最大的岩溶观测基地,也是北方岩溶地区首个省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站,该观测研究站将在北方典型岩溶生态系统水循环与资源环境效应、碳循环监测与碳汇效应、元素迁移监测与生态效应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为推动我国南北方岩溶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提升全国岩溶生态地质环境科学观测水平提供科研支撑。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宁市自然资源局、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等相关领导以及学术委员会成员、特邀专家等参加活动。

  主办单位: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州中路107号  备案号: 鲁ICP备2021005510号

电话:0537-3413634   传真:0537-3413634   邮编:272100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7-3413634 举报邮箱:sddklny@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88202000019号